原创: 石潭摄影网吴穹老师 爱徽州旅游摄影 2018-12-04
题记: 1928年3月,美国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从木里出发,穿越稻城、亚丁等地,途径夏诺多吉、央迈勇、仙乃日三座神山,深入到贡嘎岭地区,最后到达情歌之城---康定。
他两次穿越穿越洛克线后,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了文章和照片,1933年美国作家James Hilton以此为素材创作了著名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人们将小说中所描述的“世外桃源”称之为“香格里拉”,由此在全世界兴起了寻找香格里拉的热潮。
那天晚上,睡在帐篷里,我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中我又回到了那片被高山环抱的童话之地----木里,她是如此的美丽和安详,我还梦见中世纪的黄金与富庶,梦见涂着黄油的羊肉和松枝火把,一切都那样安逸、舒适与美好。。。
我情愿死在这美丽的大山里,也不要死在医院冰冷的床上。
----约瑟夫.艾佛.洛克
我想,很多人都去过丽江,泸沽湖等。一说起丽江和大理,仿佛就是酒吧、艳遇、邂逅、背包客的世界,满目刷屏的也都是洱海边发呆、畅想、情侣度假的照片。
所以,一提起丽江,大部分人男人都是荷尔蒙飙升。也许,在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女江湖梦;就像深藏在女人内心的廊桥情结一样,希望有一天能有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遭遇,填补人生空白,能像Francesca一样,在失去的时光里,邂逅生命中的Robert,来一场唯美而感伤的爱情。
我万分理解,也难怪,因为现时的世界太过于刻板,太流俗于现实。
而我,作为一个超现实主义者,如何去寻梦呢?撑一只竹篙向青草更深处漫溯?还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我终究还是做不了徐志摩的。尽管我内心深处有着约瑟夫.洛克般的冒险因子。
在征询了很多意见之后,我决定穿越一段洛克线,从木里去到泸沽湖,尽管路况不好,但风景却很美。是人们传说中蓝色星球最后的香格里拉的核心区域。 跟我同行的伙伴们,一开始并不知道此行木里的特别之处。
但让我不曾料到的是,我们除了一路的风景,除了经历蚂蝗区的惊吓外,更收获了一个意外的惊喜,我们走进了中国最后一个母系氏族部落---利家咀。(这里要特别感谢木里的冉老师)
利家咀母系氏族部落,是中国境内母系氏族大家庭文化和走婚习俗保留最完好的地方,同时又是达巴文化的传承中心。当我们贸然闯进这个人迹罕至、原始淳朴的部落时,内心的震撼是可想而知的。这里居然还有这样一群人,活在现代文明的边缘,依然过着母系氏族社会群居的生活。在这个存留了原始走婚习俗的部落里,我看到了爱情的光亮,解读了原始社会里看似落后却不失纯粹美好的两性情爱关系:男人负责播种,女人负责养育,世界上最美好的情爱当属于:我们不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我却要为你情定终身。我在你身边时,你是我的整个世界,我不在的时候,愿全世界善待于你。
7月14日 成都---西昌
好,言归正传说行程。7月14日,我们一行13人,外加在成都与我们汇合的老朋友鱼4人一起,共4台车,浩浩荡荡离开成都,开始沿着雅西高速一路前行。路上经过了著名的泥巴山隧道。泥巴山隧道地处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交汇处,全长10006米。出了隧道口迎面就是汉源县大气磅礴的美丽风光。
云中高速
我们大约五点左右到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让我们感到惊讶的是,这个全球著名的卫星发射基地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秘辽远,尽管门口有重兵把守,但普通游客仍然可以买票近距离参观发射塔台。发射地看上去就如同我们徽州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
后来科普了一下,才知道西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稳定的气候条件是作为卫星发射基地的主要原因。这么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却代表着中国航天的荣耀,承载着人类走向太空的梦想。向共和国成立以来,一直默默无闻奉献在戈壁大山里的中国航天人致敬!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航天科技馆(可供参观)
发射中心离西昌市并不远。西昌是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属于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温凉,素有小春城之称。同时也是举世闻名的太阳城、月亮城和航天城,被誉为“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由此看来,西昌作为卫星发射基地,也算是得天时地利了。
夜晚的西昌,并不喧闹。在我们老家挥汗如雨的夏日里,西昌的火盆烧烤却是夜市里小吃街的一道独特风景。让朋友圈里的小伙伴们,直呼过瘾!这有点像去年冬天,我在零下二十几度的哈尔滨街道上排队购买马迭尔冰棍的场景。
不过,在大家大跌眼镜的同时,看到我发的当日西昌15到18度的气温截图以后,大家都纷纷表示:羡慕不来。
西昌的夜晚,最值得摄影师去的就是火把广场。但是当天晚上有些小雨,很多人都收了机器睡觉了,我不太死心,非要包了一辆出租车在城里逛逛,结果发现火把广场还是有些看点,只可惜相机放在房间里睡觉,只好手机咔嚓几张,下过雨的广场里,火把雕塑的倒影特别地漂亮,让人流连忘返。回到出租车上,同行的几个美女都说冷得发抖,若我再不回,就丢下我喂狗云云。呵呵,说好的革命友谊呢?
7月15日 西昌--木里
西昌有个邛海湿地公园,早上起来我们去看了下,湿地很美,里面有很多热带的植被,繁花盛开,馥郁芬芳,感觉像是到了海南。
邛海的早晨,晨雾袅绕,轻舟荡漾,远远望去,宛如一群水鸟在水面上自在游弋,煞是好看。住在环湖的酒店里,应该有着很美的享受。但是价格较高。湿地范围很大,与收费的景区相隔几道木栅门,貌似都要有房卡才能打开,不过凭我等三寸不烂之舌,冒充酒店住客,让保安开开门这样的小case,还是能驾轻就熟的。
我们大约十点离开西昌,并在中午1点左右到达盐源县城吃饭。听如歌说,盐源的苹果非常的好吃,只可惜一直赶路,没有太多的停留。我们到达木里县城的时候,已接近五点,尽管这里的天空还亮晃着,本来还想着去木里大寺或者寸咚海子(长海子),但是来回要三四个小时,冉老师建议大家休息,在木里县城里走走。
初到木里县城,感觉县城就建在一个半山坡上,高低错落,沐浴在夕阳的光辉中,像是中世纪一个神秘的城堡。充满少数民族风情。从过境公路拐进县城里的路口很不明显,弯急坡陡,须得盘旋而上,一不小心就开过了。木里县城不大,却是全国仅有的两个藏族自治县之一,全县人口只有13万人。平均海拔3100多米,相对高差却达4480米。县城里的餐饮店很少,宾馆也不多。我找到一个广场放小飞机的时候,很多人围拢来看,想必对他们来说,还是个新鲜玩意。
7月16号木里—泸沽湖
第二天清早,吃过早饭后我们先去的康坞大寺,然后再去寸咚海子。天公不做美,到长海子的时候,天一直雾蒙蒙的在下雨。爬到坡顶,风还很大,也特别冷,我们随便拍了几张就往木里大寺方向过去了。
去往木里大寺的路云蒸雾绕,也是九曲十八弯,新修的路况却不错。
木里大寺,坐落在高台之上,气势宏伟,曾是康巴藏区规模最大的黄教喇嘛寺庙之一。洛克的游记中也有重笔提及。洛克当年就在这里,得到木里王的帮助,最终完成亚丁的考察计划的。木里被洛克称作为上帝浏览的花园。站在木里大寺,极目远眺,山河壮丽,悠远神秘的木里王国,让洛克赞叹不已。
木里大寺结束后,我们就随着冉老师给我们指点的方向去寻访这个原始部落。我们走云端穿林海,一路奔走在热带雨林当中,路边的树上都丝丝条条地挂满了絮状物。同行的鱼经常在滇缅边境行走,他告诉我们那叫树胡子,只有环境没有被污染,生态好的地方才会生长。
然而,也就在这里的途中,我们下车拍照时,遭遇了旱蚂蝗的袭击。短短两三分钟时间,同行的一位姐姐腿上就爬了六条旱蚂蝗。所幸及时发现清除,到了泸沽湖以后,再用盐水浸泡腿脚,还好一切无恙。
去利家咀的路并不难找,从去泸沽湖的主干道路上拐进去几十公里便是。靠近村子有一段颠簸的沙土路不太好走,最好能是四驱的硬派越野。路边的田野,有溪流淙淙,像是我江南的故乡。然而这里住的却是蒙古族的后裔。
村庄一片静谧,几乎看不到人烟。往里走的时候才见到草垛旁有三两个女孩在玩耍。她们脸上和身上有些邋遢,用有些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有些怯怯的神情。同行的女伴们拿出一些糖果点心给她们,还有些胆怯不敢伸手。只有一只慵懒的猫放肆地跳来跳去,审慎地盯着我们看,仿佛他才是这里的主人。
该部落目前分南北两个组,总20多户500多人,全都是蒙古族日支系人,人口最多的家庭有28人之多,平均在10多人至20多人不等。他们过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生活,所生的孩子都由母亲家抚养。家族里唯一的男人就是她们的兄弟(舅舅)和孩子,他们信仰一种口传的宗教叫达巴仪轨。如果部落里哪一家需要做房子等事情,部落里所有的男人都过来帮忙。
今天我们寻访到此,刚好巧遇村官扎西,在他的带领下,摩梭族的女人们盛装出席迎接我们这群远道而来的朋友,女人们热情大方,男人们古道热肠,载歌载舞,热情相邀我们举杯畅饮,弹冠共庆。在他们脸上,无论是载歌的男女,还是15岁就遁入佛门的少年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扎西还特意带我们去参观了一个有些家传的大户人家,并让主人带我们去看了祖传下来的精美的壁画。壁画上的内容大概是描摹了部族从蒙古动迁过来的历史。家族的大爷看起来有些阅历,精气神也不错,离开的时候,一直在阁楼上目送我们。
一开始的时候,我在村里东串西串,走进了一个摩挲族人的院子。见到了一个小孩出生还不到一年的年轻的母亲。说来也巧,我去的时候正是她走婚的男人来她家过夜。平日里,他们都呆在各自的家里,有时只有等到晚上才过来一下或者女方家有事才过去帮忙。尽管已经有了孩子,走婚的男人还是很羞涩,掀开帘子躲进西侧的屋子里就没再出来。
院子里,三代女人,外加一个第四代的宝宝,算是四世同堂了吧。她们友善地对着我笑,好奇地看我摆弄着相机对着他们照,大方而又饶有趣味地回答我各种的问题。
言谈中获知,尽管这个部落还沿袭着走婚的传统,但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一个女人有好几个男人。大部分男女都会从一而终。他们虽不住在一起,却各自信守彼此的承诺,相守一生。他们这种和美的两性关系让我心生感慨。也对摩挲儿女刮目相看。
反观我们文明世界里的婚姻,又有哪些可取之处呢?结了婚后,感觉就成了对方的附属品和私有财产,稍有不到之处,各种埋怨和比对。很多时候,婚姻已经沦落成现代社会一张无聊的契约。
利家咀,目前看起来有些贫瘠和落后,屋子里黑咕隆咚,地面坑洼不平,几乎很少见现代的物件,还是原始部落的摆饰。我也不知道帅气的杨甲次为什么少年出家,选择去昆明当和尚。但有一点可以感受到,这里的人活得简单而快乐。
摩挲族的男人性格粗犷豪放,摩挲族的女人尽管操持着家里大大小小的家务活,但也不失婉约之处。
有幸走进这个童话般存在的村落,虽不能为他们做什么,但内心还是充满祝福和感念。
希望扎西带领利家咀的村民们发家致富,走向更美好的生活。也谢谢扎西的陪伴和指引,并衷心祝福摩梭族男女永远幸福快乐!
我和村官扎西的合影
2018年7月16日下午七点二十分左右,我们走出了木里,来到了泸沽湖,大家都非常的开心。暮色依稀的泸沽湖,渐次点亮的灯光辉映着湛蓝的湖面,我们终于来到了心心念念的美丽的泸沽湖畔……
我们可以为大家提供当地舒心的住宿、美味的餐饮服务!同时也可以提供周边景点的优惠门票!